发布时间:2023-06-09 浏览量:
要让大多数毕业生感到这个学校改变了我一生,这是衡量大学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
如果是夏天,如果这个夏天正好的风轻云淡,我则更喜欢来到锦州的开发区走一走。可以是午后,阳光从正上偏西的方向,挤过寡淡的云层,大地的绿意更加鲜亮灵动,仿佛眨着眼,透着顽皮的光。风,轻拂过,还未硕大的树影,随意摇曳中,便在平整的柏油路上撒下片片斑驳。远处山体连绵,侧耳仿佛听到不远处渤海湾壮阔的涛声,更幸运者可以看到轻盈的鸥鸟一跃而过。
就在开发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红砖黛瓦、欧式风格中又不失中国建筑元素的一座座教学楼矗立其间,使人文与自然完美契合。它们带着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锦州教育领域的血脉洪流,积淀着众多教育者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走上职业化的就业创业之路,勾勒了新时代工匠图景中清晰的肌理。这是走进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之后,我一直在脑海中玩味的印象工笔,以至于不吐不快。
20年,对于人生来说都是如黄金般宝贵难得的时间段,而对于一所学校更是在不断发展探索与适应时代之变中求存求强的艰辛历程。很遗憾,我错过了最初与它的相识,却是庆幸在它茁壮的时候,与之擦肩。它是那样的特别,与我印象中的大学校园迥然不同。
在建筑学院,建筑钢筋的骨架,静静地站在一旁,每一个点位、每一个原理都毫无保留地全部交托;装配式建筑的操作设备摆放在宽敞的“厂房”里,就像零散又巨大的积木玩具,等待学生们在乐趣与专业中,完成它华丽的蜕变;智能建筑机器人伸展着手臂,注视着我们,只待一个指令,便足以让我们对它的本领叹为观止;一个巨大的弧形电脑屏幕赫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戴上三D眼镜,便进入神奇的三维建筑空间,学生们可以亲自设计建筑样式,并亲身感受设计成果,而后知不足、知进步。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电商产业日益火爆的今天,电商成为全民创业的一次风口和机遇,而无章无法很难成功,我也曾有过小试牛刀的梦想,终是没有成行。而当我走进全媒体学院,豁然开朗。规矩的桌椅,清晰的提词器,坐在镜头后,完全可以像职业主持人那样淡定自若、侃侃而谈;绿色的幕布背景,明亮的面部灯光,直播设备下备着方便面等产品,让我迫不及待,装模作样过了一把网红的瘾,而对着镜头,也只是会嘴角上扬,却不知如何发挥。想想坐在这里的帅哥美女们,如何之幸运,千百次的实训,毕业后完全可以自己创业,应对自如。
在机电学院,各种机床就像一部机电发展简史,从最初的粗糙设备,到半自动化机床,再到全自动操作的机器人,学生们正兴趣盎然地忙碌工作,不时向导师请教,不时与同学探讨,谁说只有学习成绩好,考上名校才能具有本领?在这里,我看到的都是好学上进的青年,他们虽然把玩着一些我们认为的冰冷的机器、电脑,但我却看到了数年后,那些大国工匠、职业蓝领也曾经有过的青葱岁月,真挚而热烈。一个偌大的教室,黑板、桌椅,后面是一排排机器人操作台,午后的阳光透过天窗照进来,瞬间点亮的不只只是这方寸空间,更是某些人的大好青春。
在信息学院的一楼,摆放着一排学生们自己手绘的戒烟板报,虽不是美术专业出身,但画得有模有样。熊熊的烈焰将烟草付之一炬;烟盒上的“NO”,沐浴着草木与阳光;拒绝吸烟与奔赴青春的字样,在恶魔与天使的形象中那样的抉择明确……我始终坚信,一个人的内心可以通过手与脑表达出来,能画出这样板报的孩子们,内心一定是阳光、积极、向上的。
青出于蓝,风禾尽起——青禾·非遗艺术坊,似一颗闪耀的明珠,在职业大学的校园里,恬淡素雅,熠熠生辉,给孩子们带来了难得的疗愈空间。艺术坊内,拉上窗帘,空间一下子属于了每个人;桔色的灯光,超然静谧;民乐缓缓,似水流淌;孩子们静静地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虽然人挨着人,但没有一丝声响,只闻小刀刻纸的沙沙声,“纸上刀绘”安然静心。且看青年们的一双双巧手,转瞬之间,金色的山水亭台、龙争虎斗便跃然于专用的黑色纸张之上,栩栩如生。看到我们走进艺术坊,大家更是彬彬有礼,起身相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无论在哪一所大学,都应以培养中国青年具有光明正大的品德,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深厚文化的滋养,这应该是凌驾于所有技能、专业、能力之上的品质。
在这里,我便感受到了。
李英梅,锦州市中心医院医务工作者,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我心安处》。